出品|搜狐财经
作者|汪梦婷
当珍妮机在1764年纺出第一根纱线,曼彻斯特的纺织女工们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被抢了饭碗。
回顾历史,每一轮技术革命都引发了工作模式的巨大颠覆,部分传统职业不可避免地消失,新的岗位不断涌现。
2025年开年,国内大模型DeepSeek席卷全球,并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语言理解、逻辑推理及多轮对话能力,券商、银行、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本地部署DeepSeek-R1模型。
深圳AI公务员上岗、对冲基金使用AI分析师跑赢市场、DeepSeek荐股精准涨停……诸如此类的新闻,令过去几年濒临失业的金融从业者,职业危机感愈发严重:
当技术性失业潮呼啸而来,我们手中拥有的究竟是那台珍妮机还是落后的“传统工艺”?
展开剩余86%DS加剧金融人失业危机
“深圳70名AI公务员上岗,DeepSeek砸掉福田区铁饭碗”、“对冲基金使用AI替代人类分析师,收益率大幅跑赢市场”……正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所言,旧世界分崩离析,新时代正在光速到来。
AI正以无可阻挡的方式重塑各行各业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日已有国泰君安、广发证券、中信建投、光大证券等十余家券商,邮储银行、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,以及汇添富基金、博时基金、天弘基金、中欧基金、诺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完成DeepSeek-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。
从应用场景看,银行对AI的应用主要为智能合同管理、智能风控、资产托管与估值对账、客服助手、智库等领域,券商、基金等机构则涉及财富管理、投资研究、产品销售、风控合规、客户服务等业务场景。
此前,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,相较于传统模型,DeepSeek系列模型具备更强的语言理解、逻辑推理及多轮对话能力,不仅保障了数据安全性与响应效率,更可针对金融场景需求进行定向优化,显著提升金融数据分析的深度与广度,全面赋能公司各项业务。
在社交平台,不少金融从业者发帖讨论DeepSeek带来的失业焦虑:
“在DeepSeek面前,基金经理实现被动退休。这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教基金经理怎么使用AI,还可以给你提供行情思路,甚至可以用红楼梦来写宏观周报……失业倒计时。”
“这两天在准备2025年的投资规划,结合当下热门的AI工具,DeepSeek表现得格外令人惊艳,离失业更近一步了。”
“银行更是焦虑,正在学习AI中,感觉再过几年肯定会发生巨变。”
就职于某金融科技公司的资深投研产品经理陈述(化名,下同)也惊讶于AI展示出的能力,“在客户描述清楚自己需求的情况下,它(DeepSeek)能清晰地对一个具体标准进行分析和判断,不光是像分析师一样对过去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,还可以帮你做一些价值判断,像定价之类的内容。”
据陈述介绍,在投研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数据,包括很多财报的重要数据抽取等,经常会使用到大模型工具。在投资判断上面,DeepSeek也能给出资产配置方案,另外很多时候也会涉及到个股的分析。
陈述称,“目前的情况,从能力方面,我觉得(DeepSeek)已经超过了市场绝大部分的投资理财师,能达到像研究所分析师的水平。”
“像我这种写代码做框架的人,应该两三年就会被替代。”就职于某头部股份制银行的林奇(化名,下同)也有同感。
智力、专家服务或被最先替代
当询问DeepSeek“分析师最终会不会被AI取代?”时,它的回答是“不会全取代,但工作模式会变。”
在陈述的日常工作中,有大概三成内容已可以由AI完成。在分析个股和市场时,基本上只要DeepSeek能正常输出,陈述就会优先选择使用它。不过,目前陈述使用较多的还是公司已接入的模型,如ChatGPT等。
粗略而言,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基础设施服务,如支付、信贷等基础性服务,另一种即提供智力服务和专家服务,涉及到证券、保险和基金等。
陈述认为,无论AI发展到什么程度,前一种需要人做的事情是必不可少的,而智力和专家服务更多集中在投资领域,大部分模型更多在这方面进行替代,解决市场上的噪声,让客户在投资中更多回归理性,回归基本面。
“从实际结果来说,在很多智力服务领域,它能将实习生或者应届生的水平,快速提升到接近专家的能力,另一方面他的工作效率也能得到提升。”陈述表示。
在陈述看来,一个公司想拓展业务,必须要足够的研究员才能去覆盖那个行业领域。可能原来需要十个研究员去覆盖,之后一个研究员就能把问题解决,确实会造成对人员的需求减少。
AI相比分析师会更客观中立。陈述提到,“因为在国内市场,做空机制并不是那么完善,决定了分析师很少去看空公司,但是大模型没有这方面的顾虑,他给客户的答案通常会更加客观。”
“延伸到投资管理端也就是C端这块,有两种逻辑,有的人很乐观,认为大模型是一种工具,它的专业性和知识面,有利于提升客户的信任感。也有人认为这个直接把他的工作给替代掉了,客户直接问大模型得了。”陈述称。
而林奇认为,很多程序员也一定会被替代,因为AI可以简化很多人的工作量。目前真正能取代的是一些数据处理的工作,比如以前需要大量人力去做的会计报表之类的事情,AI可以一下子处理掉。
“那些数据分析之类的岗位可能会缩减,只会招一两个人,干之前十几个人干的工作。”林奇观察到,“现在已经能看到这个迹象了。”
不过,他也指出,现在AI的数据来源太多,只要互联网能搜索到的都有,虽然在知识方面比人类广,但它不知道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,可以提供一些建议,但需要人为筛选。
据Vectara HHEM人工智能幻觉测试结果,DeepSeek-R1幻觉率为14.3%,远超过业界平均水平。而除了文本幻觉之外,对于银行而言,接入大模型还有数据安全、信息泄露等风险。
“因为保密要求,目前(AI)有些能力不能用。比如说想把系统的bug改了,你不能直接问它,因为整个系统是一个很大的东西,不可能把所有的代码全给它。”林奇表示。
重构竞争力:情绪价值与沟通能力
梁文锋曾在一场演讲中表示,“预计未来几年,中国的股票市场,有效性会进一步提高……总有一天技术面的波动会越来越小,技术的进步到达瓶颈,未来量化投资一定会去瓜分原来基本面流派的人赚的钱。”
“从海外的发展也可以看到,如果市场越来越有效,如果没有阿尔法,主动型基金经理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会越来越低。”陈述对搜狐财经表示,“怎么去利用这些大模型提升交易决策能力,这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。”
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若AI大规模落地到行业核心业务场景,中小金融机构是否可能通过AI实现“弯道超车”?而金融从业者的“护城河”又在哪里?
“我觉得是存在这样的机会的。”在陈述看来,金融机构主要为客户提供三类价值,一是产品基本功能的价值,比如提供一个券商APP用于交易;第二方面是增值价值,比如通过算法交易让客户实现收益增值,第三方面就是给客户提供情绪价值。
“我举个例子,咱们去给高端客户进行服务的时候,通常就是西装革履,带着电脑,预约时间,把客户邀请到一个特别高级的餐厅或者是高端饭局之类的。”陈述称,“你给他带来的情绪价值,这些额外的沟通商业价值,也是AI是没法去实现的。”
“我是总行的,我觉得我不会被取代。”在某社交平台,一位网友也表示,“因为我日常主要工作是给领导提供情绪价值,对各个子公司和分行做离岸平衡手,时不时阴阳怪气、背锅、甩锅、挑事情,这些都是难以被取代的核心价值。”
而DeepSeek金口玉言:AI做不到解读老板“画饼”、拉客户信任等强情绪交互行为。除了情绪价值以外,沟通能力或许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竞争力之一。
“我现在需要的任何结果,都需要跟这个工具进行沟通。”陈述称,“这个沟通体现在你的知识储备上,要把你所需要的问题给描述清楚。你的沟通和表达越好,获取的服务效率就越高。”
怎么去提升沟通能力?陈述表示,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知识积累,其次得具备自我提升、不断学习的能力,利用大模型不断去充实自己知识、提升自己能力,让提问能得到的结果更好。
“最终,从业者需要去突破自己的知识壁垒,去学习如何应用大模型,包括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,知道怎么去更好发挥大模型的效能V8哈希,为目标服务。”陈述称。
发布于:北京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