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古装剧的镜头转向太监高声宣读皇帝圣旨的场景,我们总会听到那句标志性的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。这句话耳熟能详,但其背后的起源故事却鲜为人知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句古老开场白的神秘面纱。
事实上,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的正确断句应为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”。这一用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。在一封给西番罕东毕里土司的白话文诏书中,朱元璋写道:“奉天承运的皇帝教说与西番地面里应有的土官每知道者……”从这句话中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,“奉天承运”是用来修饰“皇帝”的,而“诏曰”这一表达则源自汉代,历史悠久。
关于朱元璋为何选用“奉天承运”这四个字,历史上存在两种解释。第一种解释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的奉天殿有关。这座宫殿是明朝南京皇宫中规格最高、最为重要的建筑,也是百官朝会之地。为了彰显圣旨的权威与神圣,朱元璋在每一封圣旨前都加上了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”这八个字。后来,朱棣在北京也建造了奉天殿(清朝时更名为太和殿),并继承了这一诏制,使得这八个字得以流传至今。这一说法得到了清朝学者俞樾的《茶香室续钞》的支持,具有较高的可信度。
第二种解释则与朱元璋手中的大圭有关。大圭是古代皇帝所持的玉板,而朱元璋的大圭上刻有“奉天法祖”四个字。因此,朱元璋被尊称为“奉天承运皇帝”。这一称呼后来被广泛使用,并成为了皇帝诏书中的固定用语。这一说法源自明朝天文学家沈德符的《万历野获编》,同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。
然而,在现代人的口中,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”常常被误读为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。这主要是由于古代书写习惯所致。在书写诏书时,“奉”字开头,“天承运”三字起一行,“皇帝”二字再起一行,与“天”字平齐,以彰显皇帝与天同高的地位。这种排版方式容易让人将“奉天承运”与“皇帝”分开,从而形成了错误的断句。此外,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这一念法更加顺口,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朝代的皇帝诏书开头用语各不相同。例如,唐朝常用“门下”或“大唐皇帝令”开头,而宋朝则使用“朕膺昊天之眷命”。直到明朝朱元璋之后,圣旨的开头才逐渐统一为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”。尽管形式有所变化,但圣旨作为证明皇帝合法性和威严性的重要文件,其核心作用始终未变。